笔趣阁
笔趣阁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244章 多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4章 多疑

  三国之袁氏枭雄

袁否、刘晔正在路边茶棚小憩。


大军进入沛郡之后,官道两侧便陆续出现了村落市集,偶尔也有给贩夫走卒提供茶水歇脚的茶棚,虽然在袁军到来之前,茶棚的主人就已经跑了,但是棚子却是带不走,仍然还留在官道边,却正好用来临时歇脚。


透过茶棚的草帘,看着窗外络绎不绝开过的袁军甲兵,袁否心头始终缭绕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忧虑,似乎自从踏出山桑县的原始丛林之后,袁否就开始出现了这样的忧虑,而且距离竹邑越近,这种忧虑就越发明显。


看到袁否愁眉不展的样子,刘晔问道:“公子又在担心。”


袁否点了点头,对刘晔说:“子扬,我总觉得有些不对。”


刘晔说道:“然而哨骑回报,沛郡曹军已经是如临大敌,竹邑水寨的驻军也由原先的不足百人增加到了五百人,原先散布在城外的百姓也被曹军收进了各个县城,粮食、铁器等物资也搜刮一空,曹军的坚壁清野都在情理之中,并无不对呀?”


袁否说道:“正因为曹军的所有反应都在情理之中,所以我才更加担心。”


←, 刘晔讶然,又说道:“公子这话,在下却是不解了,曹军的所有反应都在情理之中,为何公子却反而更加担心呢?”


袁否说道:“子扬可曾听过一句话,没有破绽,便是最大的破绽!”


“没有破绽,便是最大的破绽?”刘晔细细品味这句话,却发现。这话听着很荒谬。其实却隐含着极高深的哲理。因为人们在做大多数事情时,都不会刻意的去追求面面俱到,因为追求面面俱到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一般情况下,只要基本实现意图就可以了。


譬如说曹军的反应,甚至连一口锅、一粒谷都没给袁军留下,所有的水井也都填了,这就未免有些过了。


因为这需要花费大量的代价。


事后还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恢复。


如果只是做到基本实现坚壁清野。所花费的代价就会少得多,而单单从效果看,基本实现坚壁清野并不比完美实现坚壁清野强太多,难道剩下几口铁锅、几石粮食,袁军就能够得到充足的补给了?显然不可能嘛。


但曹军却不惜代价将坚壁清野做得如此美完,原因何在?


似乎只有一种解释,曹军意在使袁军更坚信,他们就是在坚壁清野!


曹军为什么要使袁军更坚信他们是在坚壁清野?坚壁清野就是坚壁清野,用得着刻意去做得更加的完美,使袁军更加深信不疑?


想到这一层。刘晔的脸色霎时变了!


当下刘晔起身说道:“公子,你的意思是说。曹军其实是在变相的诱敌深入,他们希望我们继续深入,去竹邑?竹邑会有埋伏?”


袁否摆了摆手,说:“这只是我的猜测,未必就是事实。”


袁否话音才刚落,茶棚外忽传来哨骑的长嗥声:“报……”


遂即一个风尘仆仆的袁军骁骑便快走走进茶棚,单膝跪地报告说:“公子,又有一支曹军开进竹邑,兵力大约五百人。”


袁否问:“来的是战兵还是民壮。”


哨骑说:“俱皆披甲,应是战兵。”


刘晔闻言神情一凝,说道:“公子,算上之前的五百人,眼下驻扎在竹邑的曹军战兵已经超过千人,这仗却是不好打了。”


袁否闻言之后,一双剑眉超发蹙紧。


不过袁否并非担心竹邑增兵之后更加难打,而是更加怀疑其中有诈。


曹军一次又一次的向竹邑增兵,从表面看,似乎是再正常不过,也越发证明从竹邑真可以涉水过河,但是,袁否却始终觉得心有不安。


(分割线)


竹邑,曹军水寨。


“报,袁军前锋已过虎亭,距竹邑已经不足二十里。”


“报,袁军大队已过大泽,距竹邑已经不足五十里。”


“报,袁军哨骑约十数骑,已经出现在我水寨外围。”


“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