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兄长不可能黑化 > 42.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42.往事

  兄长不可能黑化

明明他也没说什么玩笑话,可陆潇潇却不自觉地感到羞窘。她胡乱说了一声:“劳烦周先生帮我处理吧。”她停顿了一下,低声道:“周先生莫要开我玩笑,我到京城来,是有要事的。”


而且,在她的计划里,他们很快就会离开京城。


周先生只当是小姑娘脸皮薄,笑了一笑,没再提婚约的事情。


皇帝赏赐,于情于理,都要去谢恩。


陆景行进宫谢恩时,隆庆帝在自己的画室见了他。


隆庆帝擅长作画,平日也是一副寄情书画的模样。宫中到处是杨家耳目,他连抱怨都只能压低声音。也只有在这画室里,他能有片刻说心里话的时候。


面对陆景行,他难得露出了堪称慈爱的笑容:“这有什么值得道谢的?你艰难的时候,还有人陪着你,不离不弃,朕也为你高兴。”


陆景行没有作声。


“……朕那会儿还真有点担心,你会应下跟穆家的亲事。”隆庆帝叹了一口气,“虽说芷妍姓穆,可她母亲到底是杨家人。嘿嘿,杨家……”


“皇上不希望臣跟杨家扯上关系?”陆景行装傻。


隆庆帝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说的什么傻话?你怎么能跟杨家扯上关系?”停顿了一下,他又极其遗憾地道:“朕本来是想把京畿边防的兵权交给你的。可惜朕说话不顶用,只能给你争来去边防军营的机会。”


陆景行默然不语。其实去边关发展,正合他的心意。一则这样能让潇潇安心,二则他也想在杨家势力范围外发展自己的势力。


这辈子,他靠着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他也相信他自有本事拿到想要的一切。


定了定神,陆景行打着官腔:“为国尽忠,在边关还是在京畿,又有什么分别?”


边关的势力他要,京畿的暗线,他也不会放弃就是了。


“好孩子,有志气。”隆庆帝轻轻拍了拍陆景行的肩头,慨叹道,“你长成今日这般模样,又有这样的才干,朕很欣慰。”他压低了声音,有些遗憾,又有些缅怀地道:“你长的并不像你的父亲。想来你更像你的母亲多一些。”


陆景行皱眉:“皇上认得家父?”


隆庆帝只笑了一笑,他望着陆景行,目光幽远,似是在看眼前人,又像是透过眼前人在怀念过去。


其实,十八年前,他见过自己刚出生的侄子。听说母亲要斩草除根、杀掉皇兄的遗孤时,他也跑去阻拦。可惜他赶到时,母后正将没了气儿的孩子交给了心腹太监去处理。


他死死地盯着那个孩子的眉眼,记住了那个孩子耳后不甚显眼的胎记。在往后的岁月里,他午夜梦回,常常梦到皇兄皇嫂以及那个耳后有胎记的孩子。


他后来曾经逼问过那个太监,把皇兄的遗孤葬在了何处,太监支支吾吾,不肯据实以告。


十几年后,他无意间知道那个孩子还活着,被宫中侍卫救走。但他还来不及欣慰,就得知母后再度派出了杀手。


杨家派出的杀手,又岂有失手的时候?


冬日严寒,尸首被悄悄运回来时,尚未腐烂。


一向懦弱的隆庆帝,破天荒与母亲大吵了一场,他哭着喊出那句:“我为什么要是你的儿子?还不如当初死的是我。”


他高坐于皇位上,但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事事受人摆布,偏偏他的座位下还堆着无数人的尸首。


可是,在他几乎是万念俱灰的时候,却惊喜的发现,那具本该属于他侄子的尸体,耳后并无胎记。


其实有些胎记会随着人的长大而消失,但那个时候的隆庆帝一门心思想的都是:没有胎记、面目模糊,这是假的,这肯定是假的。


就像是溺水的人在绝望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发疯似的笑,继而又失声痛哭。他不停地自我安慰,可能那个孩子还活着。毕竟那个孩子一向命大。


这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他活得越发像个傀儡。


去年第一次看见陆景行时,他就隐约觉得眼熟。细一思忖,这个年轻人的眉眼,隐隐有一些皇嫂的影子。在看到陆景行耳后的胎记时,他心里有个念头再也压不下去:这是他皇兄的孩子。


这肯定是他皇兄的孩子。


同样的年纪,隐约有一点点熟悉的相貌,还有他自称姓陆,那定然是随了陆邺。他武功高强,不用说,肯定是陆邺教的,陆邺就是个大内侍卫啊……


当然,也有不符合的地方。比如他从扬州来,而非晋城。他的相貌跟先太子没有一丝相似之处,他也没有继承先太子在绘画上的天赋……


但是隆庆帝就是对自己的猜测深信不疑,他固执地认为、或者说是期望,这是他皇兄的骨肉。尤其是当陆景行大胜而归时,他认为这是傅氏气数未尽,是天助傅家。


这个秘密,他从未告诉过任何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