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藏国 > 第四百六十八章 无米侍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六十八章 无米侍郎

  藏国

武士护卫着李岱的马车缓缓停下,刘武通上前开了车门,扶着李岱下了马车,后面下来的是茶童阿苦,阿苦只有七岁,很聪明机灵,他家也在宣平坊,家里兄弟姐妹多,父亲是个车夫,家境比较贫寒,坊正便把他介绍给李岱做茶童,每月两贯钱。


茶童负责煎茶跑腿,很有用,早上过来跟李岱马车入朝,下午跟马车回来,自己便回家了。


“老爷回来了!”刘管家笑着打着招呼。


李岱面沉如水,进了内宅,直接来到自己书房,坐下来就不想动了。


这时,裴三娘端一盏茶进来,李邺跟在后面,裴三娘见丈夫闭目不语,便摇摇头出去了。


李邺却在一旁坐下,好一会儿,李岱长叹一声道:“邺儿,这次你可把为父坑惨了。”


李邺笑道:“历朝历代的户部侍郎都不好当,父亲又何必这么颓废。”


“岂止是不好当,简直就是一堆烂帐,我算是看懂了,杨国忠一直在做假帐蒙骗天子,假的收入,假的支出,假的库存。”


李岱一下子坐起身,情绪激动起来,“我现在才知道,现在的税赋收入居然只有天宝八年的一半,但支出却增加一倍,每年的军费开支就把税赋吃光了,别的开支怎么办,只能拼命变卖库存物资,布帛的库存账本记录还有四百五十万匹,我今天去清点,实际上只有三万匹,其他物资库存都差不多空了,我问下面的官员,他们说卖掉发俸禄了。”


“粮食还有多少?”李邺急问道。


“把所有仓库的粮食加起来,大概还有三十万石出头一点。”


李邺目光变得严峻起来,对父亲道:“必须立刻从江淮调粮,否则今年冬天会出现饥荒,粮价会暴涨。”


历朝历代,关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不足,天宝年间关中已经有三百万人口,耕地却远远满足不了人口的粮食需求,必须从外面调粮。


所以隋唐时代一直有长安米贵的说法,居长安不易。


现在居然只剩下三十万石粮食,还包括军粮,这怎么行?再不解决,要出大事的。


“这个问题韦相国提过几次了,就是解决不了。”


“为什么?”


“天宝渠淤塞了,陕州三门峡那边出现巨石崩塌,千石以上的船只都不能走,需要花大钱疏通,但朝廷没有钱,大家扯皮了几个月,就是解决不了,好容易筹集了三十万贯,准备疏淤,结果钱被杨国忠挪用去打南诏,最后还是听说惨败,军报却是大胜。”


李邺眉头一皱,“现在户部一文钱都拿不出吗?”


“户部十几万贯钱是有的,但要用钱地方太多了,简直多如牛毛,你知道杨国忠怎么做假帐,比如潼关需大修,要花三万贯钱,户部这边就会显示,上面已经批准,钱也拨出去了,所以潼关城墙就算修好了,实际上呢,一文钱没有拨出去,潼关还是那个破烂样子,这几年基本都是这样,这几天我都在整理账簿,让我头大如斗。”


李邺沉思片刻道:“整理完后,父亲写份报告给高力士,让高力士直接呈给天子,不要怕得罪杨国忠,如果父亲不写,杨国忠会把这些烂帐栽在父亲头上。”


李岱冷笑一声,“杨国忠已经下令修改账簿,准备把责任推给前任户部侍郎杨铦,我已经准备好直接上书了,就算被弹劾,我也无所谓。”


“但眼下的事情父亲得做,今年雨水不足,秋粮肯定减产,现在再不着手,关中冬天肯定要发生饥荒,会饿死很多人的。”


李岱沉吟一下道:“今天韦相国找到我,说你那边还有一批物资可以变现急救,你答应过给朝廷的,大概有一百万贯。”


(本章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