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乌拉草 > 第16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4章

  乌拉草

几个鸠形鹄面的要饭花子,踯(zhi)躅(zhu)望着摘了幌子的饭馆子发呆,老叫花子望望从街中走过的警察队伍,哀叹,“这县太爷耀武扬威带群黑狗子,是来咬人呢还是来灭绺子的?”


从马篷车撩起的窗帘里,探出一张道貌岸然的老八谱的脸,八撇绅士胡儿,长长的过分夸张的瓜子脸。一双狡黠的肿眼泡,藏在玳瑁眼镜里,扫视着冷清的市面。他把叫车帘刮歪的瓜皮帽儿正了正,摇摇脑袋瓜子,喉咙动了动,缩回了头,车窗帘恢复了颤抖。


马篷车到了黑龙县设制的怪胎,一县两府的县衙,也是黑龙镇官府的院门,停了下来。老板子放好下车凳儿,拿鞭子挑起车门帘儿,唐知事下了车。他中等细高挑的个儿,拄个文明棍儿,鸭步鹅行的,走进两座石狮子护卫朝南开的八字衙门,望望威严衙邸和高高的围墙,来到人群前。


衙门,古代是由“牙门”转化而来的。猛兽的利牙,古时常用来象征武力。“牙门”系古时军事用语,是军旅营门的别称。将领们为显示武力的威势,往往把猛兽的爪、牙置于军帐外。后为图省事,就在军营门外以木头刻画大型兽牙作饰,营中还出现了旗杆端饰有兽牙、边缘剪裁成齿形的牙旗。于是,营门也被形象地称作“牙门”。东汉末年,“牙门”移用于官府。中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隋唐以后,“衙门”一词广为流行。“衙门”,是中国封建统治政权的直接管理地方行政事务的机构所在。


民国了,“衙门”改为“政府”,人们俗称为“官府”。“官”,民之上也。“府”,原意乃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一个“府”字,倒成为了官吏搜刮民脂民膏的天府了。


“知事大人,这些都是黑龙镇商铺的掌柜们,恭候知事大人。”一个两分头的时代潮流的新派人,三十刚挂零,恭敬的对唐拉稀说:“这些人,栖栖两天两夜了,我咋劝,不管事儿,白搭!”


“崔镇长,你新来。唐知事是从黑龙镇升迁的,哪个掌柜他不认待呀,还用你瞎子戴眼镜多这一层废话吗,亏你还是县长的小舅子呢?”邓猴子向前凑凑,打躬作揖地说。


“啊、啊!我瞭了几眼,咋没见殷大掌柜呀?”唐拉稀慎言疑虑地问。


“啊,千里嗅啊?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都一贯的吗,你大知事咋见忘了呢?”邓猴子挑唆地说:“背后捅尿窝窝,他最拿手了?”


“唐知事,俺大舅去三姓公干已有一两个月了。”吉德上前两步,匕眼斜愣下邓猴子,朝唐拉稀拱手抱拳,“邓会长的话,叫俺听不明白?”


“哼,你?哪来的楞头青?”唐拉稀直眼逼视地问:“这人是谁呀?”


“啊呀呀惊动唐知事大驾了。” 二掌柜看邓猴子不拉好屎,瞅邓猴子刚要说话,忙嘻哈的上前,“这位呀,唐知事当然不认待了,刚从关里老家来咱黑龙镇不久,他的大号叫吉德,是殷大掌柜的大外甥,也就是殷氏皮货行的少东家。还请唐知事海涵!”


“哦呀呀,我一搭眼儿就觉得这小伙子不是凡人,果不然有大家子气,豪门之后啊!”唐拉稀阴阳怪气地倒背手说:“这下殷大掌柜可抖起来了,一群凤,脱颖而出出了个出类拔萃的凰,殷大掌柜有福不怕晚啊!殷氏大有希望了,后继有人了?”唐拉稀说着,想起了啥,盯视下吉德,点着,一歪头瞥眼邓猴子,“啊啊,我想起来了,嗯那啥奇迹了,你倒腾几条破鱼,就大粪坑发的齐拉窟嗤的了?不简单,不简单啊!不过,你那鱼来路有点儿犯说道。啊,这也没啥,归根到底初来乍道嘛!啊啊这后面啊,还是……”


“这唐知事可说着了,殷氏不仅有这一彪,还有二虎呢!”二掌柜岔开唐拉稀的话,拉过吉盛,冲唐拉稀显摆,“这是殷大掌柜的三外甥,大号叫吉盛。还有个二外甥,叫吉增,跟随殷大掌柜到三姓当分号掌柜的去了。唐知事,用不了多久,殷氏皮货行还会有个大发展。”


“啊哈哈,这是殷家的幸事,也是咱黑龙县的幸事。”唐拉稀愁云一展,露出假惺惺的笑容,忽悠地高谈阔论,“商家要都像殷氏皮货行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新变化,我这个知事就好做多了。农商农商,商业兴,百业兴。殷氏的发展前景远瞻哪,定会彪炳史册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