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崇祯七年 > 第896章 九一四 拒之城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96章 九一四 拒之城外

  崇祯七年

想到此处,董策又是叹了口气。


到了崇祯朝,大明末年,明军的战斗力真的是已经衰弱到了一个极致,便是连这些战斗力相当差的流寇都打不过,更别跟辽东的建奴打仗了。


当然,此战之所以如此,也有决策层的失误这一原因在里面。若不是洪承畴迫于六月灭敌之催逼,孤山副总兵艾万年及其副将柳国镇等人也不可能这么轻率的就率兵冒进,因此遭遇大败。其实洪承畴也不愿意手下率兵冒进,但六月灭敌,是朝廷给他的任务。


白了吧,还是朝廷及崇祯皇帝,太过急功近利了一些。


“都让让,都让让。”


马蹄声响起,几个浑身披甲,手持兵器的骑兵从东北方向过来,其中一人大喊道。他额头布满了汗珠,心下很是紧张,生怕一个不心把流民给撞死或是踩死,若是那般,可是会被大人惩罚的。


还好,见到官军打扮的人过来,流民们纷纷让开一条道路。


这一队斥候到了董策马前,纷纷在马上行礼拜见,齐声道:“见过大人。”


的倒都是汉话,但除了一个人字正腔圆之外,其他人口音都有儿怪异。


董策行军,素来注重洒下斥候探子,他派出去的斥候,甚至能够远及十几里之外。


这三人,便是董策派出去的一支斥候队伍。在前进的过程中,董策有意识的把士卒们打乱了族群,重新组建。他手下的家丁有五六十人左右的样子,他便把队伍分成了若干个队,保证每个队中都有一个他原来的家丁。而且,这家丁担当的还是队正的角色。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比起这些察哈尔部的族民们来,还是董策自家的家丁更信得过,指挥起来也更顺当。董策如此做,不是为了分化,而是为了同化——由一个家丁带着几个察哈尔部族民,教他们汉话,教他们行军打仗时候的注意事项,甚至在扎营休息乃是行军的过程中,作为教官操练他们。


慢慢的,就糅合成一个整体,淡化了族群的差异,他们不会在意自己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只会看重自己的一个身份:董大人的手下。


此时,董策面前的这三百名察哈尔部的精锐,已经跟他们刚离开甘肃大草滩的时候截然不同。这一路上,董策并没有闲着,在路上的时候,他时时刻刻都在操练这些之前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察哈尔部族民。


如果之前他们给人的感觉是个寻常百姓的话,那么现在便是有了些精兵强将的意思了。


之前的他们,虽然控马技术娴熟,但一看就知道是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便是控马技术再好也不过是寻常百姓而已。而现在,他们给人的感觉则是一支真正的骑兵精锐。


这样一支兵强甲坚,军容森严的队伍,很容易就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威慑力。所以,在董策这支队伍周围百步之内都没有流民的存在。远远的瞧见他们,流民们都是让开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