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崇祯七年 > 一一二章 分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一一二章 分权

  崇祯七年

边儿上那位石大人可不是吃素的,那是跟鞑子见过仗,杀了不知道多少马贼的狠辣人物,身上杀气似乎就嗖嗖的往外冒,让人一看就要打哆嗦。


可是却没想到,来到了大石崮之后,看到的竟然是这样一幅景象。


一切完全都变了一个样子。


甘河西岸,原先的荒草荒野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一块的良田,丰饶肥沃的土地直向远处蔓延过去,简直就是无边无际的广袤。百姓们在其中耕作着,大牛拉着犁,人在后面扶着,在一声声哞哞的牛鸣中,地上翻出一道道黑色的波浪。


在一处地势略高的所在,则是一片房子。这些房子都很简陋,但是却收拾的很干净,石块树枝混合着泥巴垒成的墙壁,上面搭的是茅草,外面还用木头搭建了一圈儿篱笆,这会儿中午快到了,想来是已经有人家开始做饭了,一阵阵饭菜的香气随风飘来。


而最远处,一座城墙高耸的巍峨雄城依山而立。


这些一上午粒米未进的军户们都是不由得咽了口唾沫,腹中馋虫大作。


“石大人,今日一早大人便命学生在此等着,果然这便等到了,石大人做事当真雷厉风行。”


一阵声音飘来,众人循着声音看去,这才发现,在甘河上头搭建了一座桥梁,这边的桥头摆了一张桌子,桌子后面一个人正向这边招手喊着。此人文士打扮,身后还站了两个摁刀的兵丁。


石进微微一笑,却没接茬。


他转头向众军户道:“你们便去那位白书吏处登记姓名,籍贯,年纪,家伙事儿等等。”


见有些人露出担心的表情,他补充了一句:“放心,不会贪了你们的什么,咱们大人是什么人物你们不知道么?”


军户们纷纷应了声是,有的过去跟他相熟些的还笑道:“石大人,咱们怎么敢那么想?董大人可是天下无双的人物,能看得上咱们是咱们运道。”


众军户都去白忠旗那里登记,而石进却是引着那马车牛车上了桥。


这桥虽然是临时搭建的,却不是什么豆腐渣工程,下面桥墩都是大石头垒成的,结实的紧,上面的桥板则是几根厚实的大木表面削平了,而后在上面钉的木板,更是结实非常。马车轧轧过去,一路直冲着磐石堡方向而去。


董策在城墙上远远的瞧着,眉头舒展开许多。


这些迁过来的军户,可是比之前那些一穷二白的百姓们要强的多了,不但人数更多,而且都有攒下来的不少家当,虽说都值不得什么钱,但是少了董策帮忙操心,总是好的。甚至有的人家还牵了耕牛来,虽然耕牛的数目不超过二十头,而且多半都是老瘦,但这已经足够让董策喜出望外了。


再有了这些军户,磐石堡的力量就算是已经达到了一个军堡的标准了,就算是没有流民的加入,力量已经算是足够的强大。


而且他没想到,石进还给他带来了一个惊喜。


马车直接驶入了城门内,石进向着城门楼子上扬声道:“大人,您瞧瞧,谁来了。”


那马夫已经跳下马车,跪在地上,脸盯着地面,哪里敢看?石进也赶紧别过脸去。


董策往下看去,马车的布帘轻轻颤动了一下,露出了一张宜嗔宜喜的俏脸。


“红袖,你怎地来了?”


董策又惊又喜。


……


很快,统计数据就送到了董策的面前。


一共是六十六户军户,其中有男丁一百四十九口,其中十五岁以上之壮丁为一百一十六口,丁女一百六十九口,其中十三岁以上之壮女一百三十六口,十三岁以下者三十三口。


这一下子,几乎就把十里铺大半的人口都迁过来了。


户数不算多,但是人丁的数量却是出乎董策的预料,竟然有三百一十八口,不过想想也是,这个年代既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也没有避孕措施,而一到了晚上更是没有什么别的去处只能在家里造小人儿,于是这孩子自然是叽里呱啦的往外生。在这个年代,一家四五个孩子再正常不过了——而且由于医疗技术的不发达和传染病,许多人家都夭折过一个或者几个孩子。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孩子多养不起,也是导致他们贫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接下来,董策便是主持了给这些军户们的分田,分给耕牛,农具等。这个流程,必须是他来主持,而这些军户的感恩,也只能是落在他的身上。


这是他的城池,他的jūn_duì 。


不出他所料,这些军户和之前那些被分田的百姓一般,如出一辙,都是欣喜若狂,更有不少人激动的嚎啕大哭,更是对董策感恩戴德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