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恩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三十四章 恩师

  三国之战神刘封

成都。


那座曾经属于刘璋的,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此刻,高居于上的,却是年轻的刘封。


一个以奇迹般的速度,在夹缝中崛起的天下第二号诸侯。


“启禀主公,黄别驾来报,雒城刘循与张任已将兵权交割,目下正赶往成都面见主公。”


侍从报上的这个消息,让刘封和在场的新旧臣僚们均是暗松了一口气。


就连一向胸有成竹的刘封,对于张任是否会归降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这位以刚烈闻名的老将,曾经的历史中,雒城被破后,可是宁死也不肯投降刘备的。


雒城一地乃成都屏障,倘若不能以和平的手段取得控制权,对于平定整个益州,只怕还要经历一番波折。


所以,张任的归降,让刘封所有的担心都烟销云散。


刘封当即下令,升张任为讨寇将军,并因刘循主降有功,为其刘氏一族增加一县的食邑,令其随父一同迁往公安城。


先前张任等将未降之时,刘封怕逼迫太紧,促使其北投刘备,眼下张任即降,刘封遂尽起成都之军,星夜赶往雒城准备大战刘备。


刘封从荆州带来的兵马不过两万,自入蜀以来,先后收降了孟达、严颜、蒋琬以及成都刘璋诸路降军,如今再加上雒城的两万降军,刘封在益州的总兵力已近八万。


尽管这其中有六万是益州兵,军心并未完全归附,但仅凭这兵马的数量,对刘备军已足以形成了压倒姓的优势。


一天之后,刘封率成都之兵抵达雒城,会同黄权所收降的两万雒城军,总计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北推进。


这一回,刘备又发挥了他的专长。


当刘封大军未抵雒城时,刘备就率其主力果断的撤兵北退,一路干脆利落的放弃了绵竹、涪县、梓潼县等梓潼南部诸县,一口气退往了剑阁以北。


当刘封马不停蹄追至剑阁关时,得知刘备的主力已经退守葭萌,剑阁以北只有赵云率两千人断后,徐徐压阵而退。


直到这个时候,刘封才恍然省悟,原来刘备这老歼巨滑的家伙,又要故伎重施,准备去忽悠汉中的张鲁去了。


以刘封现下的实力,他倒是希望刘备在恼羞成怒之下,决意在成都平原上跟自己决一死战。


现实却是,刘备一如既往的头脑清醒,果断的退出平原地带,把主力集中在了白水关、葭萌关至阆中一线的大巴山脉之间,摆出一副凭险据守的架势。


刘备这么一做缩头乌龟,刘封便无计可施了。


在益州方定,人心归及抚定的情况下,动用大军去耗以时曰的强攻险关,显然不符合利益所在。


何况,刘备而今北依张鲁,以汉中为后盾,若是强行攻打,反而容易引起张鲁的激烈反应,徒增一个新的敌人。


而眼下,剑阁雄关已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凭借着这座通往成都的大道上,最为重要险峻的关城,无需太多的兵马,便足以抵挡来自川北的进攻,保卫成都平原的安全。


故此,权衡再三之后,刘封决定停止进攻的脚步,集中精力恢复益州所受的战火创伤,安抚人心,巩固自己对益州的统治。


不过,在听说刘备军断后之兵的主将是赵云时,刘封灵光一闪,忽然生出一个念头。


……………………………………锯齿般的云层无力的趴在天边,火一般的晚霞从云层的夹缝中射出,仿佛一个受伤的人正在流淌着鲜血。


如血的残阳下,赵云坐骑白马,倒提着银枪,缓缓的行走在队伍的最后边。


再一次回眸南望,他仿佛看到山峦的那一头,成都,那一座梦想之城,正在向他挥手诀别。


浴血奋战了这么久,到头来,却还是没能踏入那座城市,而且,连原本的家也一并没了。


血战无数,到头来,依然是一场泡影。


轻叹一声,赵云转过头来,继续默默的前行。


方走几步,耳膜中陡然间传来细小的动静,轻微如落地的尘埃一般,疲惫的士卒们无人听闻,惟有赵云这样绝顶无双的武者才会感知得到。


那是马蹄奔腾的声音。


是追兵!


赵云俊朗的面容,瞬间杀气凛烈,当即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列阵准备迎敌。


先前的斥候回报,刘封屯驻在剑阁的大军,已经在动身南归。


赵云根据经验,从这马蹄声中判断,正在杀到这支敌jūn_rén 数至多一千余众,应当不是敌方主力。


赵云手中有兵马两千,他有这份绝对的自信战退这一支追来的小股敌军。


片刻之后,南向的道路上,果然见得尘土飞扬,从尘雾浓烈程度来看,赵云的判断并没有错。


就在赵云横枪立马,准备大战一场时,对面那汹涌的尘雾,忽然之间却停息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