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故人?仇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二十六章 故人?仇敌?

  三国之战神刘封

黄权抬头一看,当他看到那人的面容时,不禁神色大骇。


那伪装成小校之人,竟然正是孟达。


孟达先前为刘璋部属,后来却与法正等人背叛刘璋,引刘备入蜀为祸。


同为旧僚,黄权岂能不认识孟达,又岂会不知他再叛刘备,归降刘封之事。


令黄权震惊的是,孟达竟然会以这样的装扮,不可思议般的出现在自己跟前。


一瞬间,诸般线索涌过心头,黄权陡然间意识到,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个布局周密的陷阱之中。


猛然省悟,尚不及有所反应时,只见眼前寒光一闪,一柄明晃晃的长剑已经架在了自己的脖子旁边。


握剑的孟达,冷笑道:“公衡,你我同僚一场,我不想杀你,你也不要让我为难。”


话音未落,孟达手高高举手,用力一招。


拥挤在城门一线的三千运粮军卒,轰然而动,突然间举兵向自己的同袍杀去。


三千军卒,臂上各系着一条红色的细绢,挥舞着藏匿于车上的兵器,向着那些尚在惊恐中的江州军砍杀而来。


在这般措手不及打击下,城门一带的江州军立时陷入一片混乱。


汹汹如虎的士卒从身边喊杀而过,狰狞的刀锋无情的砍向那些慌乱四散的敌兵。


黄权神色一片惨白,脸上的神情既有愤怒,又有困惑,胸口因沉重的呼吸而起伏不定。


“孟子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黄权不敢动弹,却怒视着孟达厉声质问。


在黄权看来,孟达虽然先前背叛了益州,但眼下他已归顺刘封,作为盟友的部署,双方的前仇已应抵消。


只是他却不知,孟达为何会带兵出现在这里,突然间对江州军大开杀戒。


又或许,他早已惊悟真相,但内心却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孟达冷笑了一声,不急不慢道:“公衡,以你的机谋,应该已经猜到真相,又何必多此一问呢。”


一语重重的抽打在黄权的心头,他终于不得不接受这残酷的事实。


原来,刘封早就有心取江州,所谓答应改约,以及约同严颜出城会面,统统都只不过是为袭取江州,故意设下的圈套而已。


自己这三千运粮军抵达荆州军大营后,定是被刘封扣下,然后,则改由孟达率领三千益州藉的刘封军,伪装成己方运粮队归来,蒙骗过守城军的耳目,大摇大摆的混入到城中。


借着故意制造的拥挤,在城门一带制造混乱,借机突然发难,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此刻,若有严颜在,必可镇住慌乱的军心,赶在后队荆州军主力杀到之前,将这三千敌军赶出城外,重新夺回东门的控制权。


但是现在,严颜却在几里外正与刘封会面,即使听闻消息赶了回来,恐怕也已大势去矣。


更何况,刘封既然设下了诸般计谋,又如何能让严颜全身而还?


一切的一切,竟是如此阴险的计谋,自己竟然丝毫没有察觉,而且还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那般卖力的“配合”了刘封,完成了整个布局。


此时此刻,黄权有种恼羞成怒的感觉,心中是何等的愧然难当。


“孟子度,刘益州待你不薄,你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恩将仇报,你的良知与道义何在?”黄权面色胀得通红,厉声斥责道。


左右已皆是自己的人,黄权无处可逃,孟达便收起了手中之剑,面对黄权的质问,回应的却是一阵哈哈大笑。


“良知?道义?”


笑声骤然而目,目光如电,直射向黄权,“益州终曰辛苦劳作,为刘璋纳赋,刘璋只会享受,却无法保护那些养活他的子民,有多少人是因刘璋的软弱无能而死,我倒要问一句,刘璋的良知与道义又何在?”


肃厉之词,只令黄权心头深深一颤。


明知孟达有强词夺理之嫌,但在这一瞬间,黄权的心中竟有产生一种深深的共鸣。


“正所谓良臣择木而栖,那刘将军有王者之风,我孟达追随于他,不但可以救天下万民于水火,而且能满足我生平之志向。


公衡,我们是聪明人,不要再执迷不悟,死心塌地的为那个无能之主卖命了,归顺刘将军吧,我们追随他并肩而战,共创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孟达的诱降之词,慷慨激昂,有着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感染力。


不经意间,黄权的心竟然动摇了。


“不,黄权,纵然刘季玉有千般不是,但你又岂能背叛于他。”


内心深处,另一个声音却在顽抗的劝阻着他。


沉默不语,耳畔尽是喊杀之声,眼眸中血光四浅,脆弱的江州军卒,如羔羊一般被敌人肆意斩杀。


这就是乱世吗?


弱肉强食,人如草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