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 > 第三百六十四章逃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六十四章逃兵

  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

秦岭自古以来就是戍卫陕西的天然屏障,秦岭的存在,也让四川这个中国大后方变得名符其实起来,这也是日本大本营不得不考虑从中南半岛开辟对华西部战线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因为学兵远征军和东北远征军现在事实上已经牢牢的控制了中南半岛大部,彻底的封死了日军这一图谋,先是小泉敏一郎提议,然后山本五十六和米内光政复议,日本大本营中开始出现动用空降兵克服秦岭这一天然屏障对中国大后方用兵的声音。这一呼声本来并没有市场,因为在日军体系中,其空降部队也是类似原先的第四师团那样的一个笑话。日本发展空降兵,不,当时叫伞兵是受了德国人的影响。二战初始(以西方人的概念),德国出动百余个伞兵兵从天降,出其不意的攻克了比利时艾伯特运河防线上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比利时东大门就此洞开,再也无力阻挡德军铁骑。日本这个民族有个特点,看到好的就想学过来,伞兵既然有此妙用,德国又是他们的盟友,那么哪有不近水楼台先得月学过来的道理。不过,历时两年,日本伞兵虽然成型,但是在训练中却事故频发,渐渐的就淡出了那些军部大佬们的视线。


伞兵既然不行,那么日军还有什么办法逾越秦岭屏障呢?依旧是空降,不过工具却不是降落伞,而是滑翔机。该方案最先由小泉敏一郎提出,而小泉敏一郎之所以会海jūn_rén 管陆军的事,那还是因为穿越前在军事网上看到的帖子。该帖子剖析日军战败的原因,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出在没能兵临四川这个当时的支那大后方,从而给了支那中央政府喘息的机会。该帖子提出帝国应该在出兵东南亚之前优先解决支那事件,而办法就是翻越秦岭这座天然屏障。该帖子的作者显然是个军事迷,对当时中日战场的情况知之甚深,他提出既然伞兵不行那么为什么不能直接用滑翔机迫降呢?当时日本完全有能力在一定时间内造出足够多的滑翔机。而在日本完全控制支那天空的情况下,滑翔机完全可以安全的飞越秦岭,然后再在战斗机的保护下迫降。该帖子更直接提出,当时帝国只要能够一次性出动三百架滑翔机,将超过三万人的部队空降过去,那么就能够保证占领一个据点,而有了这个据点,帝国就能持续的增兵陕西,也就有了对支那大后方持续作战的能力。


为了推销这个作战计划,小泉敏一郎在说服山本五十六的电报中写道:帝国要想全面击败美国,必须优先解决支那事件,这样才能抽调更多的精锐部队投入太平洋战场。在支那,皇军实际上只有三个敌人。这三个敌人分别是中央军、gcd军还有学兵军。事实已经证明,帝国现阶段击败学兵军的代价太过高昂将入不敷出。既如此不如先进攻支那大后方,彻底击败中央军和gcd军。只要击败这两支jūn_duì ,那帝国就能够将支那的那些军阀部队争取过来,对学兵军实施以华制华……


山本五十六怦然心动,有他说项,米内光政对这个计划也动了心。受他们的影响,东条英机也开始认真考虑该战略的可行性。然后相关讨论就扩大到了整个军界高层。


学兵军虽然挫败了日军增援马当的企图,将日军独立第13旅团达成了残废,但是却没能对马当当前战局形成决定性影响。没有了援军,小鬼子变得更加的疯狂,他们步步为营,为每一条坑道每一个地堡每一个藏兵洞与学兵军展开你死我活的争夺,在欧阳云回到广州之前,饶国华相继投入了十四个团,但是结果却令人沮丧。十四个团将近一万五千学兵持续向日军发起猛攻,结果却只占领了三分之不道的山体工事,而他们付出的代价是超过四千的学兵战死,另有两千余学兵重伤。而日军,据前线的军官们估计最少还有三千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