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六零美食养家记 > 第159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9章

  六零美食养家记

“没错儿。小景,这次不能怪你姐姐,你姐姐不能带你去玩儿,心里也难过着呢。”水云把小景抱到怀里,哄道,“水云姐打算给你做身新衣服,明儿带你去挑料子。还有小秋,你也一套。”


“小景要漂亮的新衣服!”小景嚼着糍粑,一抹脸又高兴起来。


”好嘞,让你自个儿挑!咱们吃糍粑去。”水云笑着抱起小景去客厅,林然然搂着小秋,四人一块儿在沙发上坐下。


一个干荷叶包打开,里头七八个小糯米团滚着黄豆粉,捂了一路让黄豆粉有些湿润,口感还是很好。


冬天吃糯米做的食物很有饱足感,林然然吃了一个擦擦手,道:“水云姐,干嘛又给小景做新衣裳?小绯给他们做的够穿到明年了。”


水云脸红了红:“结婚那天,我打算让小景当滚床童子,那不得做身新衣服?”


“什么叫滚床童子?”小秋好奇道。


水云掐了下她的脸:“小孩子别瞎问!来,糍粑拿上进屋吃去。”


小秋抱着糍粑,带小景乖乖回房间了。小景有了新衣服,立刻忘了去北京的事儿,一心一意等明天去做新衣服。


林然然笑了半天,打开水云丢下的包裹,里头是一件羊毛大衣,样式简洁而时髦:“这不是谢绯给你做的吗?干嘛扔了,不要给我。”


水云气道:”我还不是为你抱不平吗?姓关的真不是个好东西,他要是不给你批假,这个婚我不结了!“


林然然笑吟吟的,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是吗?人家担心你没嫁妆,偷偷塞给我这么多钱和票。既然你不要,我拿去还喽?”


水云的脸色忸怩不定,伸手抢过信封,打开来点数:“给我吧你!置办嫁妆哪用得了这么多,真不会过日子。”


“所以得娶你回家给他掌着舵啊。”林然然伸了个懒腰倒在沙发上,笑道,“我关叔叔这是心疼你呢,他可不知道你自己攒好了嫁妆。现在好了,你提前发了笔财。”


水云心里熨贴,拿着信封噗嗤一笑,推林然然道:“你起来,我的嫁妆还差几样大件儿,你记下。”


林然然懒洋洋笑道:“你写下来,我都给你买来还不成吗?”


一大早,谢绯和水云带着小秋小景把林然然送到了火车站。


谢绯把一包热腾腾的小笼包和几个馒头塞进林然然的包里,道:“火车上不提供早餐,你别饿着。”


小秋和小景一左一右牵着林然然的手,格外不舍。林然然出差三个月马上又要走,他们从没有离开姐姐这么久过呢。


林然然摸摸他们的脑袋,笑道:“乖,姐姐给你们带上海的大闸蟹吃。水云姐,小绯,这段日子又要麻烦你们照顾小秋小景了。”


“嗨,这有啥麻烦的。你早去早回,我等你回来再办婚礼。”水云道。


林然然噗嗤一笑:“那我可得早点回来,不然关主任该记恨我了。”


说话间,绿皮火车呜呜呜地开进了站。林然然再哄了哄小景,就提着包上车去了。


车厢里的气味特别难闻,还好不算挤。林然然找到卧铺车厢,把外套垫在铺位上,倒下来补眠了。


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着,哐当哐当的声音和晃悠十分催眠。林然然一觉睡到中午起来,就闻到了一股肉香。


乘务员推着车一路吆喝:“红烧肉大米饭,一人一份不要票啦。”


这是火车上的福利。一份红烧肉和一份大米饭只要五毛钱,不收肉票和粮票,味道还特别好。林然然拿饭盒打了一份,就着热茶美美地吃了一顿。


茶足饭饱,林然然这才有心思欣赏窗外的风景。这时火车的窗户可以打开,林然然拉开一条缝隙,冷风扑面而来,带着冬天郊外特有的清冷,驱散了车厢里的浑浊气息和肉味。


这时候是冬天,但是火车一路往南,仍然可以看见长青的山林,田野间已经收割完毕,稻草堆在田里,露出冻得僵黄的泥土。还有闪着粼粼波光的江河,在视野里飞掠而过,像条长长的银色缎带。


偶尔视野里还会出现人烟。那些泥墙黑瓦的建筑错落在山野里,古色古香,还有田园气息。


铁轨旁会有小孩子追逐火车,被火车远远甩开也不泄气,发出兴奋的尖叫。这是他们玩不腻的一个小游戏。


这趟车还会在很多小站点停留几分钟,放上一些新乘客。


这时,路边渐渐出现一些白墙黑瓦的徽式建筑,车子停了下来。这个小站点很热闹,好多少女和妇人挎着篮子,在火车窗户下叫卖。


林然然看得有趣,拉过一个乘务员问:“请问这个站停留多久?”


林然然刚才买了好几份红烧肉,乘务员对她耐心解释道:“半个小时。要在这个站补给,你可以下去散散,不过得准时回来。”


林然然把外套穿上,挎上包,跳下车去了。


很多乘客都跟林然然一样下车歇息的。女乘客结伴去找厕所,男乘客在路边抽烟,还有禁不住少女的吴侬软语,买些当地小点心的。


林然然去了趟厕所,就在站台边逛了逛,呼吸着新鲜空气。这儿是座古城,徽式建筑古色古香,可惜时间太紧不能去参观一趟。


林然然暗暗想着,下次一定要顺道去城里逛一逛。


不远处,三五个少女正挎着篮子软声推销:“茶干,龙须糖,茴香豆,小先生要一包伐?”


少女的嗓音格外地甜,娇娇地往人面前一拦,叫人说不出拒绝的话。


被拦住的人清清冷冷的一双凤眼,身上的将校呢大衣笔挺得没有一丝褶皱,衬衫扣子妥帖地扣到最后一颗,头发丝都透着矜贵与禁欲。


这江南水乡的小站点几时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少女们大着胆子把他围在中间,红着脸把他一眼接一眼地看。


众人都哄笑起来。


林然然好奇地回过身去,却只见到一道挺拔身影在车门口一晃,便不见了。


一个少女注意到林然然,跑过来笑道:“茶干,龙须糖,茴香豆,阿姐要伐?”


林然然学着她的口音道:“怎样卖?”


“两毛一包,自家做的。”少女拿出一个茶干递给林然然,“先尝后买,勿好吃勿要钱的。”


茶干的模样像小方块豆腐干,黑漆漆的,咬下去口感很硬实。不过一包约莫有小半斤重,价格很廉。


倒是龙须糖和茴香豆味道都很好,特别是龙须糖,一包五毛,算得便宜。林然然花了十块钱,把女孩子们带来的糖都买光了,少女硬塞给她两包茶干做添头,这才咯咯笑着跑开,又扒着火车窗户去找刚才那个漂亮青年了。


林然然提着东西上车去,走错了车厢,便一节节数着找回去。只见那些少女趴在窗户上嬉笑,指点着一个方向。


那位置上坐着方才的凤眼青年。他打开报纸低头看,脸色依然清冷,对窗外娇声笑语全然不为所动。


林然然好奇地顺着少女们的方向看去。恰在这时,乘务员推着车子过来了:”让一让,脚收一收啊。“


林然然侧身躲开,过道狭窄,大家伙纷纷避让,乘务员好不容易才突破重围离开。


等林然然转头去看时,那座位已经空了,只留下一份报纸。像是那人不堪其扰,躲开了。


林然然回到自己的卧铺上。她先把龙须糖收进空间,打开包茶干磨牙。


这回她可吃出滋味了。茶干口感虽然硬,却越嚼越香,豆香和酱香混合在一起,滋味绵长,最适合佐茶下酒,就是费牙口。


林然然吃了小半包茶干,直嚼得腮帮子疼,吃过晚上那顿木须肉配白米饭,倒头又睡了。


火车轰隆隆鸣叫着,终于抵达上海。


1972年冬天的清晨,林然然站在上海的街头,放眼看去,整座城市都隐藏在雾中,西式建筑的尖顶时隐时现,令人恍然如梦。


一大早,这座城市就已经出现了热闹的声音。公交车,自行车铃声,走在上班路上的人,小轿车也来往如梭。


挎着篮子上街买菜的女人们,都打扮得精致。头发用火钳烫过了,嘴唇抿了口红,普通的罩衫外套在上海女人身上掐出了腰线,没有高跟鞋也走得摇曳生姿。


耳边听见的都是吴侬软语,连自行车相撞争吵起来,也是客客气气的尖酸。


来到这个时代后,这是第一次,林然然感觉自己又进入了文明社会。林然然深吸口气,恨不得张手大呼:上海,我来了!


雾气渐渐散去,满街上贴着的大字报,土黄深蓝的穿着,还有服务员的冷脸才把林然然再次拉回现实。


“小笼包一屉一块三,□□票。”服务员大妈用抹布随便擦擦油腻腻的桌子,眼神挑剔地落在林然然脸上,“只收全国粮票的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