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明上河图 > 第五章 政事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章 政事堂

  清明上河图

他正惶恐间,城门处一阵喧闹,几个官员带着卫士仆从,推开挡路的百姓,到得众人身前。


“见过诸位大人。”


打头的官员身着青袍,向着诸人行了一礼。见诸人乱纷纷拱手还礼,便笑道:“下官不过是个推官,不敢当诸位大人的礼。”


秦桧心中不安,因问道:“怎么政事堂派人过来,却是御史台的推官?”


那推官只是拱手笑道:“不敢,下官不是御史台的人,正是政事堂该管。”


“哦?”


秦桧心中正加疑惑,只是那推官满脸笑容,再问他话,却是打死不答,只是催说堂上宰执都到,正在等候。


其余各人也嫌他多事,只顾问个不休,当下由何粟带头,各人随在那推官身后,几十个卫士相随左右,肃清道路。


宋室官制最为繁芜复杂,虽设三省,但宰相不一定是三省长官,三省中的各部也不一定理事,下属各官,也不一定就因官职而做某事。


比如吏部尚书不管人事,户部尚书并不管财赋。真正办事的,就是“差遣”。


差遣官,都带有:判、知、权、直、试、管勾、提举、提点、签书、监,等等。唯有加上这些字眼,才算真正的办事官员。宋朝皇帝为了集权,常常不以本职任本官,而以位卑职微的小官担任重要的差事,官职称谓混乱之极,常使人不知所以。


而唯有担任平章政事或参知政事后,进入“都堂”亦即政事堂,成为宰相,执掌国柄,这一点,宋百年来,倒是从未变过。


因着国难未了,一切从简,赵桓特发诏令,在长安的官员,各依本职任事。而一切政务,自然也由政事堂裁决。


这样的崇高地位,却并没有使政事堂的办公地点有什么特异之处。


赵桓的皇宫尚且不加一瓦,政事堂,便只是在赵桓住处不远的知县衙门之内,由着一排向东的厢房稍加改建而成。


待秦桧等人由正门迤逦而入,却只见一排青砖碧瓦,白墙矮树。


何粟摇头道:“国难如此,国家机枢要地,也是这么简陋。”


他如此一说,其余各人也是唏嘘不已。原本的政事堂就在东京皇宫内,富丽堂皇,气派万千,哪象此处,寻常富贵人家的厅堂也是不如。


正说间,几个位列宰执的大臣,依次而出。


不待旁人介绍,诸人都早知道眼前的这些旧日同僚,已经位列宰执。


当下由何粟带头,各人抱拳躬身,向着诸宰相行堂参礼。宋制,亲王虽然尊贵,在礼仪待遇上还在宰相之下。眼前诸官虽然以往都是朝中大臣,此时也必然不能免礼。


看着他们躬身行礼,因着这些人也都是身份尊贵,便由左仆射朱胜非领头,向着各人还以半礼。


一时礼毕,何粟等人面露笑容,就想步上台阶,去与各位宰相说话。


却见一个执事官上前一步,止住诸人,笑道:“诸位稍待,李大人正处断公事,稍待一会便出来。”


何粟等人只得止住脚步,不再上前。


各人都觉得李纲驾子太大,心中不乐,只是李纲到底是当世名世海内人望,纵是心中不悦,也并没有人敢发声说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