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第七百章 逼到曹操出下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章 逼到曹操出下策

  三国之暴君颜良

西线的告急文书,如雪片一般飞往潼关。


作为西线统帅的夏侯渊,此时已是威风大不如往日。


当年为黄忠重伤,整整休养了近一年,夏侯渊才重新回到战场,而再骑上马的他,武艺已是退步了许多。


而现在的他,更是要以一万多的兵马,抵挡颜良的八万蜀兵。


八比一的悬殊兵力,而率领之将,又是陆逊、李严、法正、张任这等天下英才,这一支益州兵团,实可谓天下精锐之师。


要怜的夏侯渊,却几乎只能以一己之力,来抵挡强大楚国益州兵团。


没办法,谁让这些年来,曹操屡败于颜良,许多良将都为颜良所杀,麾下早不复当年良将如雨的盛况。


如果说夏侯渊唯有的优势,那便是他拥有近三千的西凉铁骑,靠着骑兵的优势,夏侯渊也只能勉强的延缓楚军北进的速度而已。


节节后撤的夏侯渊,无奈之下,只能不断的向曹操告急,请求曹操的援兵。


潼关大帐,曹操看着夏侯渊的告急文书,脸色一片的沉重。


陈群已经去往了邺城,向刘备求援,至少没有得到回复,此时的曹操,正面临着颜良强大的压力,他哪里还有什么兵马去增援夏侯渊。


“颜贼相攻何急,再这么下去,陇西只怕难保啊。”曹操无奈的叹息,将手中的告急文书,愤怒的往案上一摔。


麾下文武,皆默不作声。


即使如荀攸、刘晔等谋士,面对着这般不利的大势,亦无回天之策。


曹操看着那些曾经足智多谋的众谋臣们。焦虑的脸上,不禁流露出了失望之色。


一片沉默中,郭嘉再次站了出来,拱手道:“丞相,刘备迟迟没有发兵相援的迹象,而陇西的形势又危急,丞相不可不发兵相救啊。”


“本相又何尝不想发兵。”曹操苦叹一声,“可是眼下诸路兵马都捉襟见肘,除了从并州还能调些兵马。本相哪里还有闲余兵马给妙才。就算是并州的那点兵马,怕也是杯水车薪,无法解陇西之危。”


曹操所说,也正是其余谋士们所想,这也正是他们无从献计的原因。


郭嘉却微微一笑:“丞相忘了么。其实我们还有一支兵马可以利用。”


还有一支兵马?


曹操和其他谋士们,神色皆是一震,众人说皆茫然,扳着指头数来数去,实在想不通哪还有闲余兵马可用。


“未知奉孝所指的,是哪一路兵马?”曹操半信半疑的问道。


郭嘉抬手遥指北面,道出了五个字:“栾提呼厨泉。”


栾提呼厨泉?


这个怪异的而陌生的名字。让曹操愣怔住了,一时未反应过来。


片刻后,曹操才然省悟,明白了郭嘉的意思。


郭嘉这是在让他向南匈奴借兵啊!


当年南匈奴内乱。其单于栾提于夫罗被迫归降于汉廷,遂为汉廷安置在了并州所属平阳一带。


于夫罗病亡前,传于其于呼厨泉,任南匈奴单于。


曹操退往长安后。又以朝廷的名义,正式策封了呼厨泉。并封南匈奴为五部。


可以说,曹操是有恩于那呼厨泉的,在这个危机关头,曹操若向呼厨泉求援,呼厨泉多半会出兵。


曹操沉思半晌,却道:“朝廷无力讨贼,而召胡虏助战,此若传扬出去,后世将如何评价我曹操。”


“当年鲜卑叛乱,朝廷无力征讨,不也曾借南匈奴之力助战么。如今南匈奴既归顺于朝廷,便为朝廷臣民,丞相以朝廷的旨意,征召朝廷的臣民为国而战,又有何不妥。”


郭嘉三言两语,巧妙的把匈奴外族的身份,转化成了汉朝的臣子身份。


曹操眼眸微微一亮,显然郭嘉这一番话,令他大为动心,心中所存之顾虑,也大为减轻。


此时,刘晔也道:“呼厨泉既归顺朝廷,那眼下朝廷有难,他为国出力也是合情合理。且呼厨泉麾下至少有铁骑四万,倘若能召得这样一支雄兵来,别说拒退颜贼,便是转守为攻,反败为胜也未尝没有可能。”


听得刘晔此言,曹操身形猛的一震,眼眸中迸射出兴奋之色。


四万铁骑,那可是四万铁骑啊。


尽管曹操有西凉产马地,但屡战屡败之下,他的骑兵数量,也仅仅余下不足一万。


四万匈奴铁骑,莫说是对付颜良,纵然是横扫天下也足够了。


曹操心动了。


权衡良久,他腾的起身,摆手道:“尔等言之有理,传本相之令,速以朝廷的名义,派使节前往南匈奴,命呼厨泉率军南下助战。”


曹操终于放下包袱,决定引借匈奴之兵助战,麾下文武,有人暗松了口气,引以为喜,却也有人暗暗皱眉,但又不敢反对。


曹操却也顾不了那么许多了,此刻他心中所想的,只有那四万铁骑洪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