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一百六十三章争夺河套(二十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六十三章争夺河套(二十八)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一百六十三章争夺河套(二十八)


侯大勇对赵老爹没有多少印象,就问道:“赵老爹当年在郑州住在哪里?”


赵老爹穿着一身灰色布衣,瘦瘦的身材使布衣显得空荡荡的,长年的劳作在赵老爹脸上留下深刻的印记,他的脸就如硬核桃一样皱成一团,为了显示对节度使的感激之情,赵老爹竭力把皱纹慢慢演变成一幅恭敬的表情,表情到位之后才小心地答道:“小老儿是泽州人,从泽州流落到郑州之后,被安置在中牟县,这次来到廉县的百姓,大多是泽州人。当年霍明府带整修淤田,小老儿和这里的众百姓都曾经参加。小老儿听说霍明府也到了灵州,霍明府真是一个清官,那些造好的淤田真是踩一脚上去就会冒油。”


想到肥沃的田土转眼间被轮人他人所有,赵老爹这位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仍然觉得如刀割一般,赵老爹在城外分到一百多亩土地,就是一条废弃的水渠旁边,赵老爹和水渠旁边的数十户人家已经开始着手修复这一条还算完整的水渠,此时,赵老爹最关心的是政策的连续性,而侯大勇的去留就是问题的关键,因此,赵老爹犹豫良久,最后还是鼓足勇气地问道:“不知节度使能在灵州住多久?”


姜晖为了不拘小节,听赵老爹问话很是唐突,就笑着骂道:“赵老爹。你这个龟儿子,问的是啥子问题。”


赵老爹在这一群百姓中威信颇高,平时和姜晖十分熟悉,知道姜晖待人宽厚,就陪着笑道:“只要节度使镇守灵州,我们在这里开荒种地心里才踏实,否则开荒种地只能便宜别人。”


侯大勇回大梁之时,知道王家之人霸占了不少好田土。很理解赵老爹的担忧,安慰道:“廉县是块丰水宝地,我在这里要做地事情还有很多,近期不会离开灵州,赵老爹大可放心。现在廉县的土地全是无主之地,开荒之后就给你们登记造册,这些地可以传给你们的子孙。”


听到节度使亲口做出承诺,赵老爹这才真正高兴起来。脸上的纹路全部散了开来,连连拱手道:“小老儿这就回去,告诉百姓这个好消息。”


姜晖看到有些激动的赵老爹:“你回去叫乡亲们都来领兵器。”


赵老爹这才想起还有这个任务,众多武器让他头有些昏,他首先提起一枝长枪。笨拙地舞动了两下,长枪有三米左右,而赵老爹身高也就在一米六左右,侯大勇看到赵老爹就如儿童团的团员拿着一支长长的三八大盖。长短之比例很是滑稽。赵老爹放下长枪之后,又提起一根项大的狼牙棒,费力地举了起来,发现根本无法舞动,自嘲地摇着头放下狼牙棒,最后选定了一把腰刀,试了试刀刃,发觉还行。这才兴冲冲地走出了练兵场。


操场边一个角落里,一个文人模样地中年人蹲在地上查看着什么,姜晖对他招了招手,道:“李先生。”


中年人听到姜晖招呼,放下手中事务,快步走了过来,姜晖笑道:“李先生,给你给增加一个任务。你赶紧让你的几个弟子到操场来。哪一家领了什么武器必须作好登记,现在城里百姓都有了武器。治安必定是个大麻烦,要想一个管理的好办法。”


李先生一只手拿着些纸张,另一只手扶着山羊胡须,有些心神不定,嘴里敷衍道:“应是如此,将军考虑得周到。”


姜晖知道侯大勇颇为尊敬读书人,就介绍道:“李山河先生是我家乡的秀才,才高八斗,现在是熊营的幕僚,他到廉县不到一月,还没有见过节度使。”姜晖又对李先生道:“这位就是节度使。”


侯大勇一行人进入操场的时候,李先生正专心在角落里低头清理着一些从契丹人身上搜出来的物品,他惊奇在发现物品中有几封用汉字书写的纸条,不仅字写得好,用词也甚为文雅,就专心地读着纸条上地内容,以至于完全不知道侯大勇走进操场。听到姜晖介绍,李先生打量了一下这位威震西蜀的节度使,心里暗自喝了一声彩,然后恭敬地拱手行礼。


侯大勇客气地回礼道:“蜀中多名士,李先生气度恢宏,名字也取得极有气势,料想胸中定是藏着山河。”侯大勇嘴里客气,其实心中却不以为然,一般名字取得极有气势的家伙,往往虚有其表,况且长着山羊胡须的文人,总让侯大勇觉得色迷迷的。侯大勇又随口问道:“李先生对于在此地建城有何高见?”


李山河没有想到侯大勇如此客气,来廉县之前,他特意到一位富裕同窗家中查了不少关于河套地资料,对河套的历史和地理也有一些了解,来到廉县近一月时间,他有空闲时常常到百姓家中去坐坐,百姓给他说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李山河整理了好几件急需要办的事情,正准备向姜晖提出来。


此时节度使居然向他讨教,李山河只觉得一阵热气在身体四处游走,在家乡他中了秀才之后便停止不前,屡次考场败北,受到很多嘲笑,莫说节度使,就是县中小吏也瞧不起他,李山河无奈之下,只有拼了命地假装清高,用清高来保护自己的可怜地自尊心。节度使的不耻下问,让李山河的清高如最细小的鹅毛遇到了狂风一样,飞得无影无踪了。


李山河抚着胡须道:“黄河这个大弯分为西套、前套和后套,廉县地处西套,西套历来是半耕半牧之地,也是汉唐著名的战马产地,黑雕军要强兵。可以发动城中百姓养马。只是从中原迁过来的老百姓除了一身力气之处,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现在官府为移民建房屋、给土地、置医巫、解决衣食,百姓总算有了安身立命之地,如今百姓也开始了春耕。但是,官府没有给马种,城中奇缺母马,因此廉县空有良好的牧场。只能眼看着绿油油地草场荒废着,实在可惜。”


能说出这一番话地秀才,绝非一般腐儒,侯大勇态度变得和蔼可亲,道:“梁使君等地方官员,都是从中原过来的,没有放牧的概念和经验,倒是忽略了这个问题。李先生有何良策?”


李山河再次抚了一把山羊胡须,慢慢道:“据《史记集解》的记载,边有官马,今令民能畜官母马者,满三岁归之也。”他见到侯大勇全神贯注地听。李山河颇有些得意,不觉用力过猛,扯断了几根胡须,痛得吸了一口凉气。李山川这个细微动作被侯大勇看得明明白白,侯大勇脸上隐隐带出些笑意。


李山河被侯大勇的笑意闹了一个大红脸,为了掩饰自已的红脸,“赶紧说道:“当年汉武帝从内地大规模迁民到河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向河套地区迁移居民不下三、四十万人,终西汉一代,河套徙民估计约百万人,这些都是在汉书中有记载地。河套土平水好,可农可牧,当时人称河套为新秦中,也就是第二个关中。在徙民初到河套之地时,遇到了现在几乎一样地问题,由官府借了许多母马、母牛给予百姓,这才解决了问题。”


侯大勇极有兴趣地问道:“如何借法?”


“通常一匹母马三年中可繁殖两匹马驹,假如一个农户借得五匹母马。则三年可得十匹小马。上交官府二匹,自己可得八匹。牛羊同样可以采取这种办法,不出数年,廉县地牛羊马就会跑满整个草场。”李山河是蜀人,和姜晖一样,有着享受美食的习惯,说着说着,李山河想起了烤小羊地美味,禁不住咽了咽口水。


侯大勇在现代社会的老婆小琳是重庆人,也是一个嘴馋的小女子,把侯大勇也培养成为美食家,当李山河说起牛羊满山城的美景,侯大勇也想到了重庆别有风味地炒羊肝,使劲咽了咽口水。就在侯大勇咽口水的时候,李山河正好也做了相同的动作。李山川这个细微的动作又被侯大勇注意到了,侯大勇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道:“李先生是否想起了牛羊的美味。”


李山河被侯大勇道破了心中地小秘室,脸红得象打鸣的公鸡。姜晖在一旁笑道:“李先生莫红脸,节度使常常自称为美食家,也是同道中人。”今天中午留下来吃开水白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