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铁血抗日 > 324.第324章 偶遇张自忠
字体:      护眼 关灯

324.第324章 偶遇张自忠

  铁血抗日

中支派遣军司令部在电台里面连续呼叫116联队和第17骑兵大队无果之后,畑俊六大将命令第十三师团师团长获洲立兵中将停止了无谓的攻击行动。


倒不是畑俊六大将不想复仇,实在是因为中支派遣军现在没有足够的兵力继续进攻了。就拿这次援救116联队的行动来说吧,三个师团同时行动看起来声势浩大,可实际上参加作战的依然是第三师团和十三师团一部,这才导致了迟迟无法突破186师防线的情况!


损失了116联队和第17骑兵大队之后,中支派遣军在淮河以北的军力更是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地步。现在畑俊六大将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自保了。


徐州的李宗仁在得知第30集团军歼灭了来犯的116联队和日军增援的一个骑兵大队之后,立刻命令淮河以北的中国jūn_duì 展开反攻,还将刚刚开拔到第五战区的张自忠之第59军调至固镇附近,参加作战。第59军部署第38师防守固镇以西瓦疃集至杨店子之线,第180师防守杨店子至固镇东南徊小楼之线,军部位于任桥。此时第十三师团在淮河以北已经只剩下了一个半联队的兵力,只能抱成一团防守。


李宗仁又命第31军由淮南铁路向上窑、凤阳,令新隶五战区的第21集团军第7军由合肥向明光、定远分别实施侧击;同时要求空军支援,轰炸蚌埠、临淮关,迫使正在渡过淮河的日军援军撤回淮南,以加强蚌埠及津浦铁路的防守。


张自忠乘机令第180师和第38师各组成一个加强团,向小蚌埠之敌实施反击。经过激烈战斗,收复小蚌埠。畑俊六大将担心13师团再次受到严重的损失,于是主动放弃了淮河以北,全军退过了淮河。


华毕成的第30集团军在这次耗时极短的歼灭战中打死打伤日军4000余人,俘虏的日jūn_rén 数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67人!其中第17骑兵大队投降的日本骑兵占了一多半,这主要是由于日本骑兵的文化素质较高,受军国主义影响较浅,比较珍惜生命造成的。


再加上鸠山中佐的意外崩溃,使得第116联队29名日军官兵放下了武器。最终导致了第30集团军的这场大丰收!


由于之前中国jūn_duì 很少俘虏到日本jūn_rén ,当华毕成将此战俘虏的日jūn_rén 数报到5战区司令长官部和武汉军委会的时候立刻就被认为“虚报战功”!


后来徐州和武汉都特意派了人到第30集团军查证,当蒋介石和李宗仁的代表见到一大堆东洋萝卜头蹲在第30集团军的战俘营里面啃窝头时,那嘴巴张的都能够塞进拳头。


负责接待的李艳涛笑的像只狐狸!他在心里面小声的说道:“这样就被吓着了?要是让你们知道华毕成还养着一支日奸队伍,还不得把你们给吓死?蒋委员长和李长官也太看得起小日本了!还是大哥说的对!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挨了子弹一样会死!”


南边的中支派遣军受了挫,北边的华北方面军也突然间慢了下来,华毕成知道这是华北方面军在积蓄力量,准备对徐州实施最后的打击,可是武汉的军委会却并没有这么想!


第五战区在淮河战场取得一定的战绩之后,汪精卫突然对抗日的前途变得乐观了起来!他在会议上提出了日本人已经无力南进,第五战区应趁机反攻首付失地的建议。


蒋委员长自然是又将汪兆铭的话当成了文人之言,没有理会。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汪精卫的这番话居然会出现在了报纸上,并且得到了相当多人的支持!在报纸上一片要求武汉政府作出反击的呼声中,军委会建议李宗仁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


无奈之下李宗仁只得命令第3集团军向济宁、第22集团军向邹县、第3军团向蒙阴发动攻势。用了几天的时间,各部分别进行了反击的准备。


第3集团军当时仍防守于鲁西南地区,代总司令孙桐萱接受的任务主要是以主力攻占济宁,以一部攻占汶上,尔后向济宁、兖州间实施侧击,策应主力作战;目的是确保陇海铁路的安全和威胁沿津浦路南下日军的右侧翼,相机切断津浦铁路之交通。


此时,济宁日军为第2军第十师团第8旅团的第39联队主力,约1500人,大部控制于南关,城中守卫部队约400余人;汶上日军为第39联队的第3大队,约500人。


第8旅团主力与第十师团司令部位于兖州。


孙桐萱命81军由金乡向济宁南关之敌进攻;命第12军的第22师由定陶经巨野、嘉祥迂回至济宁以北的二十里铺附近,尔后向济宁北门进攻,协同81军收复济宁城;预定2月12日拂晓前到达进攻出发地位,12日开始进攻。


南线刚刚平静下来没有多久,徐州的北面又开始战云密布……


此时的徐州就像是个即将分娩的孕妇,怀着对痛苦的恐惧和对胜利的希冀,在不安地躁动着。


第五战区部队在津浦路北段的频繁调动让日本陆航改变了轰炸的重点,当日本飞机不来光顾的时候,徐州城里的每条街面上都挤满了难民、商人、士兵、官吏或者是流亡学生。


各种各样的车辆夹杂在拥挤的人流中缓慢地挪动着。焦急的司机在驾驶室里面拼命的按着喇叭,想要赶走堵在卡车前面的人群,可是路面上的行人们都像是聋了一般,他们对司机的愤怒完全不加以理会,时不时还有人朝着鸣叫的卡车丢出一些杂物。


这些被堵在人群中的卡车基本上都被用于两种用途,要么是从徐州开往前线,要么是从前线返回徐州。要区分这些车辆到底是去前线还是回徐州其实非常容易,通常开往前线的车辆上都会满载着食物、药品、枪炮弹药或者是全副武装的士兵,而从前线返回的卡车则会变的轻盈起来,它们的车厢里面大多都是一些或躺或坐的伤员。


每当运送伤员和运送新兵的车辆擦肩而过时,那些即将开赴前线的新兵们脸上总会露出复杂的神情,而伤兵们的眼神里面则是一片黯然。就连中央军的医疗系统也没办法应付每天从前线上运送下来的伤员,第五战区的这些杂牌军的处境就更加糟糕了!


没有人知道这些伤员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样,报纸上是不会报道这些的。


在老百姓的潜意识中,大官们愿意待的地方总是安全的。由于李宗仁来到了徐州,这座原本已经被百姓们抛弃了的城市又开始重新变得人满为患!特别是在日本人占领了兖州之后,大批从北方逃过来的难民让将整个徐州撑得几乎快要爆裂开来。这座城市正在承受着远远超过其能力的重荷。


“让一让!都让一让!老子有军务在身!”也许是被逼急了,终于有忍耐不住的军官从卡车驾驶室里面站了出来。在扯着嗓子喊了几遍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之后,军官从腰间拔出手枪对着天空连开数枪!结果他的这番努力不但没有能够让他乘坐的卡车突围而出,反而却引来了在街面上巡逻的宪兵。


开枪的军官仗着他的军衔和职务比较高,完全不买宪兵的账。很快,他就和宪兵激烈的争吵了起来,卡车车厢里面的士兵也跳下一些来给军官助阵,双方大有一言不合便要大打出手的架势。


被这些当兵的这样一闹,原本就拥挤不堪的街面变的更加混乱起来,责骂声,扭打声再夹杂着几声孩童的啼哭,骑着战马同样被人群困在街面上的华毕成真想闭上他的双眼。


他打了那么多的胜仗,却半点也没有减轻徐州人民的苦难!整个民族的命运,果然不是凭着少数几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改变的。


也许是因为中国jūn_duì 已经很久没有打胜仗,第30集团军在淮河以北的歼灭116联队的战绩很快就被搬上了《中央日报》大书特书,有心借此机会提振国民士气的武汉宣传部还将这场胜利命名为“淮北大捷!”并且在武汉、重庆这些城市举行了相应庆祝活动,华毕成和他的第30集团军又一次全面抢占了中国各大报纸的头版,整个大后方一片欢腾!仿佛明天就可以将日本人打回到那座小岛上去了。


所有人都忘记了处于战火中心的徐州,这座城市的处境并没有因为淮河岸边的那场胜仗获得任何积极的改变。徐州的民众们依然生活在一片惶恐之中。


“司令!咱们是不是应该派人过去调解一下?否则的话还不知道得在这马路上被堵到什么时候。万一遇到日本飞机实施空袭,那可就糟了。而且李长官还在官邸等着您呢!”


骑在马上的华毕成点了点头,同意了陈东的提议。第30集团军的“淮北大捷”被军委会高调宣传的之后,蒋委员长立刻利用这个机会正式委任华毕成为第五战区的副司令长官。就这样,华毕成正式成为了李长官的副手,而他的第30集团军也名正言顺的变成了第五战区司令部的直属部队,从淮河前线撤到了比较安全的宿县地区。


既然当上了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华毕成再呆在宿县就不太合适了。今天,华毕成就是来徐州向李宗仁报到的。和华毕成差不多同时从淮河北岸动身来徐州的将领还有第59军的军长张自忠,也许是碍于华毕成的副司令长官身份,也许是真的不顺路,张自忠没有答应华毕成提出的同行建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