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铁血击空 > 第31章 任务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章 任务来了

  铁血击空

教把冈仁波齐神山看做大梵天神的驻锡地,耆那教把冈仁波齐视为一座灵『性』的圣山。苯教发源于冈底斯山地区,对冈仁波齐神山的崇拜亦由来已久。 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为冈底斯山主峰。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苯教,他们所持的信仰各不相同,所信奉的神灵也不一样,但他们全都认为冈仁波齐是“世界的中心”,视其为神山,这就使冈仁波齐具有多种宗教迭加的神圣,从而发『射』出五光十『色』各种信仰的光晕、光环,成为万神殿,成为东方的奥林匹斯山。 冈仁波齐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虽然它的海拔高度仅为6656米,不仅在西藏的众多8000米以上的高山中排不上号,比起邻近的纳木那尼峰(7694米),也是小巫见大巫,但它却是亚洲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神山,因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而成为藏传佛教、印度教、苯教等宗教的朝圣中心。岗仁波齐的山形很容易辨认,主峰四季冰雪覆盖,形似圆冠金字塔,四壁非常对称,如同八瓣莲花环绕,山身如水晶砌成,宛如技艺高绝的玉镶冰雕。 由南望去可见其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徽记。冈仁波齐峰经常是白云缭绕,令人难以一睹真容,但在阳光照耀下又会闪烁出奇异的七彩光芒,分外耀眼夺目。 也许是“世界中心”的神威无人敢于冒犯,岗仁波齐时至今日还是无人登顶的处女峰。 高僧修行地 冈仁波齐藏语意为“神灵之山”,梵语意则为“湿婆的天堂”,也就是印度神话中“神的天堂”。历史上曾有不少中外高僧在此修行讲经,因而这里很久以前便成为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和苯教四大教派共同信仰的中心,是中、印、尼三国各族数以万计的信徒心驰神往的地方。 藏传佛教认为它是密宗胜乐之无量宫,其周围的群山河流均为胜乐宫的组成部分,蕴藏着深奥的宗教含义。 同时,冈仁波齐又是众多佛、菩萨和高僧大德所加持和修行的圣地。据传,释迦牟尼佛在转**时塑三尊佛像,分别供奉于神界、鲁界和人间。罗刹王贡布崩用神变迎请人间的释尊佛像供奉,但没有供奉此佛的特殊坐床,于是想用神变背回冈仁波齐神山。这时释迦牟尼及五百罗汉立刻飞往冈仁波齐神山,在冈仁波齐南面的“五百罗汉聚盆”或叫“上坛城”的岩石上留下脚印,同时在神山四角各留一脚印,称为“底斯不动四钉”,这样罗刹王无法背走,如今在冈仁波齐背后可看到清晰的绳印及四周释尊的脚印。


据说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冈仁波齐。据《佛学小辞典》:须弥,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时代的象雄苯教时期,冈仁波齐被称为”九重(万)字山”,相传有苯教的360位神灵居住在此。苯教祖师敦巴辛绕从天而降,此山为降落之处。在公元前5-6世纪兴起的耆那教中,岗仁波齐被称作”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创始人瑞斯哈巴那刹获得解脱的地方。


<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