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篡唐 > 第十四章 决战玄武门(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四章 决战玄武门(一)

  篡唐

第十四章 决战玄武门(一)


李玄霸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早已计划妥当,万无一失的夺宫之变,竟然演变得无法收场。


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突然间出现在太极宫中。


一群疯狂的内侍,冲进后宫,将七名皇子连同后妃杀死,然后纵火**,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宫闱局令,六大内常侍之一,被勒杀于房中。


就连内侍长,掖庭局令田丰也被人刺伤,被人发现时,已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


据说,田丰是在去尚书省西台送交公文的时候,于途中被人刺伤。


连田丰自己也没有看清楚,究竟是什么人动手……


李渊一共十七个儿子,除了早在大业十四年便死于河东的五子李智云外,一夜之间有十个儿子被杀……即便李渊再冷静,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当李玄霸呈报的时候,李渊气得当初吐血,然后便昏迷不醒。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也引发一场剧烈的动荡。


郑王府在大火中变成废墟,连带着隆庆坊周围的几座民坊,同样受到了波及。


东市遭到袭击,但却查找不到半点线索;更有许多官邸宅院,遭受不明人士的攻击。


禁中兵马因没有得到命令,眼睁睁看着动乱愈演愈烈,却迟迟没有行动!


李建成死了!


李世民死了!


李元吉也死了……


一时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李玄霸,让李玄霸感到焦头烂额。


“是谁?是谁和本王作对!”


站在空荡荡的勤政殿里,李玄霸暴跳如雷。


这绝不是一桩意外,而是早已谋划好的阴谋……在废墟中,李玄霸发现了十几具禁军的尸体,更令他无法相信。禁军,一直都是在他的掌控之中。可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而他却一直被蒙在鼓里,李玄霸就算是个傻子,也能猜出这其中浓浓的阴谋味道。


原以为,自己是螳螂捕蝉的黄雀,不成想还有一个鹬蚌相争的渔翁藏在暗处,隐忍不发……


“主公,当务之急,是要稳定住局面。”


一个五旬左右的老者走上前,沉声进谏。


“稳定,稳定!”


李玄霸如同一头受伤的野兽,嘶声咆哮:“本王如何不知道要稳定?可怎么稳定?如何稳定?


宇文士及,你不是说这次行动万无一失吗?


可你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谁在和本王捣乱?”


老者,正是宇文化及的兄弟,宇文士及……当初他在相州被苏定方徐世绩打败以后,便归附了李唐。凭着他和李渊的交情,宇文士及很快就在长安站稳了脚跟,并且迅速上位。


只是他也清楚,宇文化及有弑君之罪。


而他作为宇文化及的从犯,想要恢复以前破野头家的荣耀,必然困难重重。


不错,李渊是很欣赏他,却也仅止是欣赏而已。哪怕他二人的交情再深,李渊也不可能轻易重用宇文士及。毕竟这名声摆在那里……宇文士及能忍受这种手中无权的生活吗?


答案显而易见!


只是李建成也好,李世民也罢,都不可能接受宇文士及的加入。


想要令宇文氏重新起来,他必须要寻找一个实力强横的靠山……李玄霸手握兵权,在军中颇有名声。而且李渊信任他,李世民也看重他,同时李玄霸,也藏有巨大的野心!


事实上,李玄霸又怎么可能是一个甘心辅佐他人的角色?


李渊定鼎关中,李玄霸功劳卓著。平李轨,灭梁师都,打得突厥人不敢犯境……相比之下,如果李世民没有平定萧铣的功劳,恐怕未必能压得住李玄霸。只不过,李玄霸很会隐藏,从没有表现过他的野心。至少在李渊看来,他是个好儿子;在李世民看来,他是个好兄弟。


然则在宇文士及眼中,李玄霸并非没有野心,而是没有一个好机会!


李渊夺取关中,就确立了李建成太子之位;李世民战刘武周,平定洛阳,成为李渊制衡李建成的一枚棋子。从一开始,李玄霸就被排除在争夺太子之位的争斗之外,一直是执掌军务。这样的经历,自然是一大缺陷,并且很难吸引到其他朝臣的注意力。可这样一来,也正好掩盖了李玄霸的野心,使得他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争斗之时,能够安静的发展。


宇文士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投奔了李玄霸,并成为李玄霸身边的首席谋士。


“主公,其实是谁策划了这场阴谋,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主公现在必须控制住长安,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如今天下归唐,外人想要浑水摸鱼,恐怕也没有机会。而宗室当中,能有资格,有威望,有能力和主公争夺者,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所以,臣以为这幕后主使者,必然就在这寥寥数人之中……”


“你是说……”


“郑王!”


宇文士及深吸一口气,轻声道:“臣以为,除郑王之外,别无他人。”


李玄霸呆愣住了!


他闭上眼睛,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是啊,如果是在宗室当中有能力和他夺取皇位的人,除了李言庆之外,再也找不出其他人。


宇文士及说:“我听说秦王曾密令屈突通,除掉郑王。


可郑王如果那么容易被干掉,他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屈突通,不是臣小瞧他,他不是郑王的对手。


这样吧,如果主公不相信,可以派人求证。


我听说郑王的妻兄长孙无忌,一直在崇文馆编撰唐律疏议。如果此事和郑王无关,那长孙无忌必然还在崇文馆;如果长孙无忌不在崇文馆的话,那就说明郑王就是此事的主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