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世家公卿之乐霖传 > 第172章 乐广与司马乂权术之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2章 乐广与司马乂权术之辩

  世家公卿之乐霖传

司马乂走到半路,回过头来,轻哼一声,继续朝前走去。


乐肇和乐凯想要往前走,却被乐广一边一个抓住胳膊,乐广对着两个儿子摇了摇头。


“爹……”乐凯还想说什么,乐肇抓住大哥的胳膊,暗暗摇了摇头。


乐广第一次跟两个成年的儿子同桌吃饭,他嘴角含笑的说道:“你们今天该是看到天家无情了吧?”


“父亲,无论你做如何的决定,孩儿都尊敬你的决定。”乐肇说道。


“父亲,二弟说的对,无论你做任何决定,孩儿都遵从。”乐凯认真的说道。


“我方才说了很多,但有一件事情,确实是真的。那就是,我乐氏一门,绝不帮任何司马王族篡国!这是底线,也是骄傲,更是气节!除非是天子传位或是王氏宗族推举,兵刃抢夺的王族,终究是乱臣贼子,我乐氏不能帮,可懂?”乐广嘱咐着两个儿子。


“父亲……这司马王族……”乐凯刚想说却被乐广斥责。


“不管司马王族如何,大晋之臣不得篡国,更不得叛国!这天下若是不能太平,那就力促天下重返太平!莫要做青史之上的奸佞,侮了我乐氏一族的门楣!”乐广严厉的说道。


“是,父亲。”乐凯低下头去。


“是,父亲。”乐肇也跟着答道。


夜深人静之时,乐广端坐在书桌前,案桌上有一壶热气袅袅的清茶,乐广将毛笔放在砚台之上,沾满墨汁。


乐广喜爱书法,曾与卫瓘是忘年之交,更得了夏侯玄的赏识,在卫瓘、裴楷、王戎、王衍等人的帮助和扶持下,从一介寒门走入了仕途,成为如今的尚书令,也因着当年自己对太子司马遹的善意,而被世人尊称为冰清乐令。


他入仕二十载,终是成为与王衍齐名的清谈大家,也终于成为肱骨重臣。本是想着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凭借他素来清廉秉公的作风,定会有个善终,却没想到……终是败在了大女婿的野心之上。


他这一生最欣赏荀彧和诸葛亮的,也定然会如荀彧诸葛亮那般,身为晋臣,终是晋臣。这人生在世,有些事情,终究是比生命重要的,有些东西终究是家族以死明志的。


不管有多少人说他乐广是愚忠,他都坚信,国之所以是国,必定是一群肱骨重臣以命相护。


乐广轻笑一声,闭目背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乐广闭上眼,眼眶终是湿润,他少时不懂诸葛孔明,老时方知诸葛卧龙。


他乐广也是布衣,也躬耕于南阳之地,可他也跟诸葛孔明一样,有着一颗夙夜忧叹,攘除奸凶,兴复朝纲的心。他也希望如诸葛孔明一般,得到明主信任,得到贤臣相佐,振兴王庭之业。


当年,他有幸跟着卫瓘,亲眼见到琅琊王司马伷带着王浑、王濬等人一起征伐东吴,那时的君臣是一心的,都朝着一统天下,平定乱世,还耕百姓为目的,每个人都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心。


那时候的人们,满心都是为了荡平乱世,为了安稳的日子,不惜付出生命。


可这才安稳几年呢?兴兵作乱的竟成了司马王族之人。


也许司马王族的孩子们不懂,太平是多么的重要,战乱又是何等的残酷!也许司马王族的宗族们忘记了,晋朝征伐西蜀和东吴是多么的不易,可又是多么的众志成城。


人心思变,不过是几十年,已经焦躁不安,为了所谓的功业,忍心再见江山染血,尸横遍野。


可是,他乐广在东吴真的见得够多了,也在曹魏见过太多的兄弟相残了。


乐广又是自嘲一笑,“老了,一甲子的人了,还会悲秋。”


许是心情好了一些,乐广终是提起笔,在洁白的宣纸上写着他三天之内的计划。


乐广列了一个名单,派了影卫招来洛阳翠云阁掌事星通和星竹,嘱咐星通去调查他名单之上的人。因为乐广需要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东吴的情谊,还有多少人,肯给他乐广这个脸面,护他一家人的性命。而他也要放出烟雾,让上位者不知他究竟请了谁来相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