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一生余得许多情 > 第99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9章

  一生余得许多情

人在少年时总觉得时光漫长, 一刹那也可以是永远,而立之年以后, 便恍然觉得十年八年也不过是眨眼之间。


《塘沽协定》签订以后, 日子还是流水一样的过去,时间变得极快又极慢。


当无能为力到极点之时, 自欺欺人似乎变成了最好的选择。一件事摆在那里,总有法子视若无睹,似乎心里不在意, 就好像真的不存在一样。


这几年打着抗日救灾名义的晚会层出不穷,似乎一切奢华享乐蒙上“抗日”的这层面纱,就可以堂而皇之,心安理得起来。


萧瑜已经十分厌倦这样的场合了,然而总有一些推拒不了的时候, 需要象征性的出席。每当此时便有层出不穷的人凑上来攀附, 让她总觉得自己在那些人眼中是块沾了蜜糖的蛋糕, 一不小心就掉进了马蜂窝里。


“哟,侄媳妇,出来玩要开心一点, 打老远就见到你冷着一张脸,要不要我介绍一些新朋友给你认识啊?”


许久不见的霍家七小姐霍冬英挽着男伴的手, 摇曳生姿的走了过来, 对萧瑜周身生人勿进的气息视若无睹,径自挨着她身边亲密的坐了下来。


她伸手捻起萧瑜指尖燃了半截的洋烟,放在自己口中, 烟雾缭绕间,彼此的面孔就这样模糊了。


“还是不了。”


萧瑜瞥了眼她身边的男伴,“七姑姑的品味越来越差了。”


那男人二十出头,油头粉面,是典型的上海小开,若是以往霍冬英那些桃色绯闻还是你来我往的博弈,而今就只剩下一场钱色的交易了。


她只是无所谓的耸了耸肩,也不顾身边男人还在,直言道:“听话就好了。”


霍七小姐十年如一日的风情万种游弋在上海滩的风月场,身边干女儿换了一批又一批,男朋友换了一打又一打,而时光悄然流逝,她终究也老了。


“倒是你,和那个小戏子还在一起?”霍冬英揶揄。


萧瑜不喜欢她的遣词,皱了皱眉:“与你无关。”


霍冬英轻笑了一声:“与我倒是无关,有人倒是很关心。我大哥前几天还在家里大发脾气,儿媳妇这么些年也没给霍家生儿育女,当真是家门不幸,早知今日当初就该多给霍小二张罗几个姨太太。”


萧瑜忍不住嗤笑一声,“他倒是妻妾成群,也没见人丁多兴旺。”


唯一个儿子身上流着的,还不是自己的血。


霍成宣这几年身体愈发差了,霍锦宁自从去了四川,父子关系降到了冰点。人老了,总是会变很多,霍成宣最近一段日子心心念念的不是公司厂子,而是什么时候能抱上孙子。


可惜儿子三天两头跑到川渝,儿媳妇和别人不清不楚,委实是家门不幸。


“我呢,他就是别指望了,二哥哥那边,他也指望不上。”


阿绣一去法国三年,归期渺茫,霍大爷的心愿恐怕一时半会看不见希望。


萧瑜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施施然起身告辞。


“七姑姑慢慢玩,我先走一步了。”


坐在汽车里,看着窗外车水马龙,高楼林立,萧瑜倏尔会产生一种荒诞之感。


同属一个国度,关外两万里土地落入敌手,三千万同胞成了亡国奴,东北的抗联游击队在冰天雪地里苦苦支撑,北平激进的学生呼吁抗日不惜***在委员长官邸前,上海滩刚刚华灯初上笙歌不夜。


有人战死沙场成了丰碑,有人孤军奋战生而寂寥,有人醉生梦死自我麻木,她却在被人关心几时能怀上孩子。


也是,好歹而立已过,夫妻两个还这样家不成家的委实不像个样子。


然而怀揣着这份关心的还不止是一个人。


从舞会回到家中,萧瑜在家门口遇见了恭候许久的刘立生,他是康雅惠的私人秘书。


萧瑜不禁失笑:“多大点事,还劳烦刘秘书亲自上门了。”


“二小姐。”


刘秘书点点头,冷淡道:“您电话不接,人影不见,夫人只好让我亲自来找你。”


“所以我今天是一定得去医院检查了?”


刘秘书神色缓和了几分:“夫人也是担心二小姐的身体。”


萧瑜沉默了片刻,开口道:“我想请刘秘书借一步说几句话,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


“云天,云天你站住!”


梁瑾铁青着一张脸快步走出华懋饭店的旋转门,不顾身后周光伟迭声的叫喊,将将走下台阶时,终于被拽住了。


周光伟一边拿手帕擦着满头大汗,一边喘着粗气,“你,你怎么一声不吭就这么跑了?山本先生还在里面......”


梁瑾冷声打断了他:“周哥,你没说过今日的会有日本人列席。”


周光伟有些讪讪:“你之前也并没问过。”


“我说过,我不想再见到任何一个日本人。”


“可是这一次机会实属难得。”周光伟有些急道:“帝国剧场社长亲自邀请,东京、大阪、京都、神户多地巡演,所有经费全部不用操心,日本不是你以前一直以来都想要访问的国家吗?”


“那不过是以前,”梁瑾甚为冷淡:“我曾经对东洋文化有过欣赏,但后来才发现,他们不过是一群不懂艺术的野兽。”


周光伟一噎,慢慢叹了口气,“云天,你的心思我明白,可你如今正当盛年,如日中天,再这样下去,会毁了你自己的。”


近几年来,梁瑾先率剧团赴苏联演出访问,又赴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等国进行巡演,将中国的戏曲唱遍了全球,一时间风头无两。


然而与此同时,国内政局愈发动荡,中日矛盾愈演愈烈,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不少激进人士对于碧云天颇有微词,加之有心人从中挑拨,“戏子误国”的言论一时甚嚣尘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