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闺中录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宫闱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宫闱风云

  闺中录

顾景元闻言,云淡风轻道:“太后娘娘谬赞了,六公主当时年幼,说的话当不得真,这传出去臣倒要被人微词。”


他这一番话说得似乎也无可指摘,可太后却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孩子难道是在讽刺她把小孩的话当真,她现在传他们来问话,传出去也没有什么好名声?


太后娘娘的心情不是很愉快。


她记得这孩子小时候玲珑剔透的,怎么长大了变得如此深不可测,令人琢磨不透?


太后想起了皇上对顾景元的评价。


“晋国公府的老二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小小年纪就精于谋略,在晋国公攻打北疆时出谋划策,让我军在短时间内迅速收复北疆,他才只有十二岁。朕相信再假以时日,其才智定无人能及,有这样的人才在,还怕朕坐不稳这大明江山?”


现在距离皇上的这段评价已经过去三年了。


这三年来晋国公府一直将顾景元保护得很好,甚至当年他助力晋国公收复北疆的传闻也被澄清说是谣传。


这么多年盛京城内只流传着晋国公府的顾二公子惊才绝艳,艳冠京华的佳话,却甚少有人知道顾景元到底做了什么值得称颂的事情。


人们对他的谈论都局限在他惊为天人的长相和待人温柔的性子上了。


这恐怕是晋国公府有意为之的结果。


他们既想要通过顾景元壮大国公府的名声,又怕顾景元太出头引人忌惮,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太后想到这些,心中越发不痛快。


无论皇上对晋国公府的人持什么样的态度,她总是没办法相信晋国公真的能对皇上忠心耿耿。


晋国公府身为顾太妃的娘家,誉王的外戚家族,当年在皇位之争中可是帮了誉王不少忙。


要不是誉王和晋国公懂得见风使舵,在发现形势不对后立刻“归降”,皇上又刚登基需要老臣辅助建立威望和新政,现在哪里还会有晋国公府的存在?


誉王这些年在关外安分守己,晋国公则将兵权全都拱手上交,这才慢慢地赢得了皇上的信任。


皇上这些年来也不知道是被灌了什么迷魂药,完全不将誉王及其一脉势力放在眼中,而是处处跟铖王作对,在盛京城中到处排查铖王残存的势力,甚至疑神疑鬼,怀疑自己身边的亲信是铖王安插的眼线,谁都不敢信任。


她试图跟皇上讲道理,告诉皇上铖王好歹是他的同胞兄弟,是他的亲弟弟,可他却因此更加忌惮上了铖王,甚至连她这个做母亲的都开始防备了起来。


前阵zǐ_gōng 里头几位公主皇子被吓病了事,皇上也都怀疑是铖王暗中作梗,是想让他这皇宫出现内乱。


结果派了多少锦衣卫没日没夜地调查,也没有查出半点端倪。


她跟皇上都心知肚明,这宫里头,绝对不干净。


只是皇上怀疑铖王,她怀疑的却是誉王。


铖王好歹是从她肚子里生出来的,她对他也算了解,单纯得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